網線密度(String Pattern)是網球拍設計中非常關鍵的一環,直接影響擊球的旋轉、控球力、球速與手感。常見的網線排列有 16x19(較鬆) 18x20(較密),這些數字分別代表縱線(Mains)與橫線(Crosses)的數量。


🧩 一、網線密與鬆的定義

  • 密線(18x20:線與線間距較小,網格緊密。
  • 鬆線(16x19:線與線間距較大,網格相對疏鬆。

二、性能差異比較

影響項目

密線(18x20

鬆線(16x19

🎯 控球精度

高(擊球軌跡更穩定)

中(旋轉可能導致球路浮動)

🔄 旋轉效果

中(咬球較少)

高(咬球時間長、出球角度大)

💥 力量輸出

穩定但略弱

較強、擊球回饋感明顯

🧵 耐線性

高(線磨損慢)

低(線容易斷)

💧 手感

緊實、紮實

輕盈、有彈性

🧍 適合打法

控球型、平擊型選手

順勢抽球型、重旋轉型選手


🧠 三、選擇建議

  1. 密線(18x20)適合誰?
    • 偏好 穩定控球 的選手。
    • 追求每一拍 精準落點 的比賽型選手。
    • 平擊、切球、多變打法 常用者,喜歡有扎實回饋的觸球感。
    • 代表球拍:HEAD PrestigeWilson Blade 18x20
  2. 鬆線(16x19)適合誰?
    • 偏好 上旋與進攻 的選手。
    • 喜歡 快速揮拍與強烈旋轉 製造壓力的打法。
    • 適合青少年與喜歡彈性球感的中級選手。
    • 代表球拍:HEAD SpeedBabolat Pure AeroWilson Clash

🔍 四、進階說明:新興的網線變化型

近年出現如 16x2018x1916x18 等「混合型網線密度」,目的在於取得「旋轉」與「控球」之間的平衡。例如:

  • 16x20:在旋轉與控球中取得折衷,提升穩定度。
  • 18x19:保有控球感,但保留適度旋轉能力。
  • 16x18:極高旋轉力,但球線壽命較短。

📝 五、總結建議

選擇網線密度沒有絕對的對錯,最重要的是根據你的打法、習慣與比賽需求來決定:

  • 如果你追求 穩定控球與拍面回饋感,請選擇密線。
  • 如果你需要 旋轉與威力,請選擇鬆線。

若還無法決定,不妨先從 16x19 開始,這是大多數球拍的標準配置,也容易適應與升級。